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28365365tw 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打算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2016年,全市农业系统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以三变改革为动力,“3155工程为抓手,农业园区为平台,科技创新为支撑。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全市“三农”工作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特色更加突出、规模迅速扩大、模式不断创新、改革不断深化的发展新局面。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 一产增加值及增速。全年预计完成一产增加值目标任务120亿元,增速6.5%

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全年预计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9元,增速11%左右。

3粮食产量。据农情调度,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95.58万亩,预计总产量75万吨以上,可完成目标任务。

4非粮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全年预计非粮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87%,为目标任务的100%

5. 畜牧水产品产量。全年预计完成肉类总产量目标任务13.38万吨;全年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目标任务1134吨,同比增长5%

6. 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全年预计达到26%,可完成目标任务。

7. 农业机械化。全年预计农机总动力达到186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125万亩,均为年任务的100%

8. 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已完成第八批18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第十一批35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全年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5个,预计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5个,可完成目标任务。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粮油生产。全年粮食作物播面295.58万亩,占计划274万亩的107.8%。其中:夏粮播面167.21万亩,秋粮播面128.37万亩,油菜播面23.01万亩,蔬菜120.06万亩,烤烟12.66万亩。全年预计粮经比达32:68左右

2. 畜牧业发展情况。一是加快推进草食畜牧业按照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的思路,以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和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按照今年的目标任务调度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全年预计推广杂交猪121.65万头,完成120万头目标的101.38%,推广三元杂交猪80.4万头,完成80万头目标的100.50%;预计改良牛52722头,完成5.2万头目标的101.39%;预计改良羊60535只,完成6万只目标的101.75%;预计推广良种禽554.21万羽,完成550万羽目标的100.77%。二是加快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引进贵州努比亚牧业有限公司在水城县和盘县养殖努比亚山羊,引进大北农集团在六枝特区发展100万头生猪养殖;积极引导和指导盘县风洞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水城县凉都博新牧业有限公司发展肉牛养殖。成功涌现出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六枝特区垄鑫盛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饲养量千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

3. “3155工程据各县(特区、区)上报数据汇总,全市共实施“3155工程”138万亩,占年度计划100万亩的138%。累计建成连片种植千亩以上基地282个,其中万亩以上标准化基地15个。

4.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投资119.8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19.87%;累计建成猕猴桃、茶叶、核桃、刺梨、软籽石榴等园区特色产业基地150万亩;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8个,签约资金100.48亿元,到位资金19.89亿元;已生产各种农特产品68.86万吨,累计出栏猪122.09万头、牛48.89万头、羊62.32万只;实现总产值140亿元,占年度目标的93.3%;实现总销售收入136.2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4.6%在全省农业园区绩效考评工作中,六盘水市农业园区建设再获佳绩,新增省级园区3个,省级园区总数达29个,新增省级重点园区3个,省级重点园区总数达11个,水城县猕猴桃园区实现全省综合排名三年第一,全面完成2016年的目标任务。

5.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一是做好统计分析调度,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全年预计完成投资46亿元,可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做好示范点的申报创建,2016年共启动创建20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其中六枝特区4个(郎岱镇青菜塘村、岩脚镇田家寨、落别乡水塘寨、牂牁镇兴隆村田坝寨)、盘县8个(胜境街道办沙淤村、鸡场坪镇旧寨村、普古乡舍烹村、淤泥彝族乡中心村、羊场乡纳木村、石桥镇麻玉岗村、石桥镇乐民村、英武镇林家屋基村)、水城县6个(米箩镇倮么村、陡箐镇土发村鱼塘组、玉舍镇俄脚村转山组、蟠龙镇木城居委会、双水街道办事处滴水岩村、新街乡二台村)、钟山区2个(大河镇周家寨社区、月照社区双洞村),预计全年可完成示范点创建投资目标任务40亿元,形象进度100%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资产清查工作情况。截止11月,全市共培训人员3043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7.15万份;共有80个乡(镇、办、社区)、915个村(居)正在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已完成实测面积和内业数据处理520.81万亩,占国土二调耕地面积的112.66%。全市已有794个村完成审核公示,占总数的86.78%。预计到年底将全面完成审核公示工作,并按照省确权办验收办法组织验收及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出台了《六盘水市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六盘水府办发电〔201663号),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正有序开展。

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措施,为全面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整市推进市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组织各县区农广校及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完成培训任务4086人,为任务数100%

8. 编制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已召开《六盘水市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参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现已将通过评审后的规划稿呈报市人民政府,待市人民政府审定批复。

9. 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颁证、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证、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快速推进,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目前,全市已流转土地96.59万亩。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于1019日正式揭牌;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挂牌运行,盘县已挂牌,六枝特区正在筹建中,钟山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2018年前暂缓建设,相关产权交易事务委托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二是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加快。印发了《六盘水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指导意见》(六盘水府办发〔20165号)。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9家。三是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出台了《六盘水市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六盘水府办发电〔201663号),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正有序开展。四是“3155”工程投融资改革效果显现。设立特色农业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创建“3155工程信用体系,指导拟上市三变改革主体企业24家,组建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六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启动。推进环境保护攻坚行动项目落地,加强农村能源项目储备,启动实施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0个,目前已竣工7个,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畜禽规模养殖场19家,全部完成治理任务。七是农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稳妥进行。已形成《六盘水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新管理体制机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并报请市政府审定。八是供给侧改革强力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工作方案》,构建特色产业、科技支撑、质量安全、服务支撑、现代营销五大体系。

10. 农产品质量监管。一是做好农产品抽检。共抽样检测2153个种植业产品,合格率99.4%;完成兽药产品质量抽样送检17批、畜禽产品定量抽样监测60批次、饲料产品质量监测抽样101 批;完成兽药残留抽样送检19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16个养殖场(户)养殖环节瘦肉精的专项监测,全部阴性;对购贩运及屠宰环节瘦肉精进行抽查监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二是积极抓好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今年共有24家企业申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已完成目标任务数;共有51家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41.2万亩,为任务数的137.3%,已有3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完成了保田生姜月亮河鸭蛋”2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登记工作。三是推行病虫绿色防控。在全市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病虫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共安装杀虫灯420盏、昆虫诱捕器560余台、粘虫色板20余万张。对1000亩车厘子、8000亩猕猴桃和6000亩茶叶上实施了绿色防控。四是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组织开展8场(次)放心农资下乡、促发展保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五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共整顿农资市场1500个(次),检查农资企业142个(次),立案25件,结案25件,收缴罚没款4.87万元。对结案的案件信息全部按时进行了公开。

11. 动植物疫病防控。完成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182.47万亩,占年任务101.37%;签发调运植物检疫证书253份;完成动物产地检疫95万头(只、羽)、动物屠宰检疫62.2万头(只、羽)、交易市场动物监督查验56万头(只、羽)。在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的同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病监测,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12. 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一是成功举办2016第三届生态凉都·高山珍品高原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共有243家企业参加,其中市内企业(合作社)106家,省内其他市州80家,四川、云南、广东等省外企业45家,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等6个境外地区的参展企业12家。展会展出产品100余类,1200多个品种,共实现销售收入766.33万元,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30亿元。二是组织农业企业外出参展。组织六枝特区岩脚大畅面业有限公司、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县茶叶有限公司、水城天瑞食品有限公司等38家企业参加2016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组织水城县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城县三高荞麦食品有限公司、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盘县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参加第七届大连国际农业博览会;组织水城县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鸿森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茶叶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在遵义举办的2016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博会。三是组织市农投公司观摩了第四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四是推荐我市农特产品参选外交部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贵州省全球推介活动,我委推荐的仙农园苦荞茶和特色食签成功入选。

(三)主要措施

1. 抓规划编制,在统筹指导上下功夫。一是聘请省农科院高标准编制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了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主导产业、空间布局、重点项目。二是重点围绕各县区产业发展现状、贫困人口数量、脱贫节点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三是指导县区完成2016年新增省级农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四是督促各县区完成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规划的修编工作。

2. 抓基地建设,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坚持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制定了《六盘水市2016年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工作方案》、《六盘水市2016年秋冬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实施面积核实方案》。开展了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八大产业的测产工作。牵头开展“3155工程督查4次。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今年共有24家企业申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已完成目标任务数;共有51家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41.2万亩,为任务数的137.3%。共安装杀虫灯420盏、昆虫诱捕器560余台、粘虫色板20余万张,对1000亩车厘子、8000亩猕猴桃和6000亩茶叶上实施了绿色防控。

3. 抓园区建设,在现代高效上下功夫。制定了《六盘水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6年度工作方案》,开展农业园区建设督查4次。提前制定了《六盘水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6年度考评工作方案》,对园区考评工作提前安排。牵头开展农业园区统计监测报表系统培训2次。谋划包装188个农业园区项目参加全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招商引资暨项目签约活动。

4. 抓后续管护,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制定了《六盘水市“3155工程后续管护工作方案》。编制印发了猕猴桃、茶叶等8个产业管护技术手册;先后邀请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专家到我市开展了4次特色产业管护技术培训,共培训500余人次;成立了由中科院武汉植物所、市农委等专家组成的猕猴桃、茶叶等8个专家技术服务团队。

5. 抓项目管理,在争取支持上下功夫。建立了覆盖农委系统的项目资金管理台账,按季度对项目的前期准备、形象进度、资金拨付、项目验收等进行全面调度,开展项目建设督查检查10余次。加强项目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力度,截止目前共争取到财政项目资金50余个,争取到基金9223万元。

6. 抓科研示范,在厚植基础上下功夫。一是抓好科技服务。2016年共举办“3155工程后续管护、农机安全等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2200余人次深入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选派农业科技人员651人,其中科技副职26人、科技特派员77人、农业辅导员548人。二是抓好试验示范。开展了马铃薯、玉米、荞麦、优质稻、薏仁等特色食粮的引种育种及资源鉴定;引进甜瓜、小西瓜等特色作物在猕猴桃和大樱桃基地种植,探索林下高效栽培模式;开展猕猴桃有机肥同田对比和果园种草试验,推广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委托武汉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六盘水市主要猕猴桃产区果品主要理化指标分析试验;开展主要猕猴桃产物土壤取样分析试验;开展车厘子控树促花促果试验,并在岩脚科研基地引进玛瑙红、黑珍珠等地方樱桃品种种植;在水城县青林乡和蟠龙镇,选择1400—1900米之间的5个海拔高度开展由中科院武汉所提供的金魁等10个品种的引种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与市林业局组成课题组,共同开展了石蛙、林蛙引种养殖试验;开展云贵高原中蜂活框养殖示范;开展秸秆还田和绿肥种植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壤改良示范;启动六枝特区土地休耕和培肥地力试验;开展集雨灌溉试点研究,探索解决农业生产用水的有效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过去一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尤其是工程性缺水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偏弱,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够,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全产业链发展有待加强,冷链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配套设施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四是特色产业“3155工程后期管护力度需进一步强化。

(五)剩余15天的工作措施

一是对标检查,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对照年初省农委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逐项梳理、查漏补缺,加大对县区的督查指导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认真做好农业园区考评工作。按照省园区办的要求,组织县区认真做好在建园区的考评和新增园区的申报工作,确保年终考评取得优异的成绩。三是做好2017年度工作的谋划。按照省农委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定2017年目标任务和工作要点,加强分析研判,谋划好2017年的工作。

二、2017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目标

2017年完成一产增加值135亿元,增速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09元左右,增速11.5%左右;粮食产量75万吨以上;粮经比达31:69左右;非粮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88%;肉类总产量增长1%;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25%;规模化、绿色养殖占比达20%。农机总动力达到186.5万千瓦,机耕面积达到135万亩、机收面积30万亩、机播面积5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22%

(二)重点工作

1. 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播面稳定在262.5万亩左右,优化种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增强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组织实施省级粮食增产工程,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杂交双低油菜。实施玉米育苗移栽、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油菜育苗移栽、小麦种子包衣等项目。

2. 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全产业链打造、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2个省级引领型园区在全省考评中保持在前10位,力争在建的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2016年排名的基础上排名有所上升。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园区,力争新增2-3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3. 持续抓好“3155工程建设。全市补植补种86.39万亩,后续管护216万亩,其中绿色防控、中耕除草、肥水管理216万亩,整形修枝95.85万亩、疏花疏果73.6万亩,“3155工程投产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农产品产值达41.6亿元以上。发展林下经济60万亩以上,其中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13.6万亩以上,林下经济亩产值1000元以上。

4. 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扩大规模养殖,实施林草结合14.1万亩,新增500头以上养牛场5个、1000只以上养羊场6个、5000头以上养猪场3个、10000羽以上养禽场3个。新增蜜蜂5000箱,新增小龙虾、螃蟹等特色水产养殖面积10万平方米,推广良种畜禽681.2万头(只、羽)。

5. 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0个以上。二是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按照分门别类、分类施策的原则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衔接农户、对接企业、连接市场的能力。2016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三是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使之成为推进产业建设的新兴力量。2017年新增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四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2017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266人。

6.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聚焦标准化建设,加快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逐步完善猕猴桃、刺梨、软籽石榴标准化生产体系并推广实施。二是加大抽检力度,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监测。三是继续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争“3155工程无公害产地认证全覆盖。四是加强农产品认证标志监管,严厉打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行为,维护获证单位、标识使用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按照市委改革办和市三变办的安排和部署,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加快三变承接经营主体培育步伐,落实好三变改革政策措施。认真抓好“3155工程、园区建设和土地流转等工作,为三变改革夯实基础。

8. 强化技术服务和调度督查。一是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二是加强农业项目和资金监管,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整治,有效防范风险,发挥资金效益。三是加强统筹调度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完成。

9.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完善重大决策、监督、责任倒查机制,强化行政权利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双随机工作,切实加强放、管、服工作,完善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推进部门应诉、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和信访等工作的能力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